1865年,诺基亚创始人弗雷德里克·艾德斯坦(Fredrik Idestam)在芬兰的“诺基亚河”沿岸创建了一家木材纸浆厂,取名诺基亚。1922年诺基亚的近邻、生产高统皮套鞋和轮胎的芬兰橡胶厂与制造电力电话电缆的芬兰电缆厂合并。1960年,已经发展成为纸张、橡胶、电缆等综合性生产企业的诺基亚,在电缆厂成立了电子部,以光线电传输为发展核心。当时,半导体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今天的诺基亚便由此奠基。
秉承“携手同行,共创未来”的宗旨,诺基亚和本地合作伙伴一起打造在中国长期发展的道路,并致力于成为最佳的合作伙伴。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诺基亚就与中国建立了贸易关系。1985年,诺基亚在北京开设了第一家办事处,开始了在华的初期发展阶段;90年代中期,诺基亚通过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实现本地化生产,并逐步将其发展成为诺基亚全球主要的生产基地;进入新世纪,诺基亚通过加强与中国在最新的通信技术领域的密切合作,深入参与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并进一步将中国打造成为诺基亚全球的研发和人才基地。2003年,诺基亚在中国的销售额为20亿欧元,出口额为17亿欧元,连续三年位居中国移动通信行业外商出口企业之首,过去四年累计出口额达80亿欧元。截止到2003年底,诺基亚在中国的投资总额为17亿欧元。2003至2004年,诺基亚连续两年被《经济观察报》评为中国最受尊敬的企业;2004年,在《财富》中文版发起的首次“中国最受赞赏的公司”的评比中,诺基亚入选前十名企业。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诺基亚进行全球机构重组,中国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不仅是诺基亚重要的生产和研发基地,还是诺基亚全球客户及市场运营五大战略市场之一。诺基亚是提供真正端到端移动通信解决方案的领先的供应商。2003年,诺基亚GSM终端和网络市场销售的总和取得中国第一。从2004年开始,诺基亚移动电话凭借丰富创新的产品系列、深入的本地化战略、成功的渠道建设以及不断提高的品牌忠诚度,赢得了中国整体手机市场的第一名。
在不断探索与创新、将全球化运作模式与中国特色相结合的管理过程中,诺基亚在中国的品牌实力不断提升,作为优秀雇主的地位也为其吸引了很多出色的本地人才。诺基亚已经从二十年前一个只有十几个人的北京代表处,发展成为拥有遍布全国的数十家办公机构、六个研发机构和四个生产基地,员工逾6000人的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企业。诺基亚做为优秀企业公民,不断为中国的发展贡献力量。诺基亚的总体经营目标是,在移动通信领域通过盈利的模式捕捉新商机,从而巩固我们的全球领先地位。这意味着,我们要树立强大的品牌,拓展客户基础,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乃至所有能提高公司未来业务潜能的要素。在移动电话领域,诺基亚在致力于开发全新产品类别的同时,继续推出具有新特性和新功能的产品。一些先进的应用,例如,多媒体信息服务,内容接入及下载,移动浏览等在诺基亚的各种产品中得到采用。在网络业务领域,诺基亚旨在开发提供新兴移动应用与服务所需的高速度、高容量系统并使之投入商用。
"未来将属于通讯时代"——这是诺基亚集团公司领导层高瞻远瞩的坚定信念,他们有一种理念并始终遵循这种理念,第一、愿意将重点放在电信系统,特别是移动通讯方面,把其他一些业务甩掉了。第二、对选定的终身重点即移动通讯是高增长点领域深信不疑。诺基亚为什么确定移动通讯的战略目标 诺基亚现任首席执行官奥利拉回答:我们不可能在许多领域都可能做到世界一流,所以必须要在各种业务中做出一个选择。在电子业,尤其是移动通讯方面,我们这样具有这方面的实力。而在其他领域,许多公司可能比我们更成功。所以我们认为我们最大的成功可能性是在移动电子通讯方面。我们拥有这个技术诀窍,我们在这个领域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