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至28日,我有幸参加了中国无线电协会在珠海举办的2025年无线电管理技术培训班(第一期)。此次培训以“政策引领、技术赋能、实战提升”为主线,通过权威政策解读、前沿技术剖析与典型案例研讨,系统提升了无线电管理工作者的专业素养与战略思维。结合自身,现将收获总结如下。
一是以法治思维夯实监管根基,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专家通过“行政执法程序规范+典型案例复盘”的教学模式,系统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在频谱资源分配、台站管理等领域的实践要点。特别是对“违法所得认定”“证据链完整性”等执法难点的剖析,为基层执法提供可操作性指导。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针对监测报告制度的专题培训,明确数据填报的标准化规范与质量要求,为构建全国统一的监测数据体系奠定基础。作为无线电管理者,需强化法治意识,将“程序合规”“数据留痕”贯穿执法全流程,切实维护频谱资源管理的权威性。二是以战略眼光把握新兴领域,抢占技术创新制高点。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其无线电监测面临“空域复杂、设备多样、干扰隐蔽”三大挑战。深圳市无线电监测管理站专家通过分析无人机的频谱使用特征,提出“全频段覆盖+智能识别”的监测策略,为构建低空电磁安全防护网提供新思路。这启示我们,需主动对接地方政府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建立“监测需求清单+应急响应预案”的协同机制。三是以标准引领推动技术落地,筑牢产业发展底座。汽车无线电技术和E波段微波通信作为当前行业热点,其标准实施直接影响监测效能。汽车无线电技术培训直击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痛点,专家系统讲解车联网频谱规划、汽车雷达频谱规划等技术标准,明确电磁兼容测试的"三个维度"(传导骚扰、辐射发射、抗扰度)。《E波段数字微波通信设备射频技术要求》标准起草组对毫米波频段参数指标的解读,为5G基站干扰排查和频谱利用率评估提供了技术依据。四是以系统观念统筹工作全局,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培训期间,通过与全国同行的交流,我深刻认识到无线电管理工作需强化“三个统筹”:统筹传统业务与新兴领域监管,既要巩固频率台站管理“基本盘”,又要开拓卫星互联网、车联网等新战场;统筹技术监测与行政执法,推动监测数据与执法流程深度融合;统筹安全保障与产业发展,在防范电磁干扰风险的同时,为低空经济、卫星通信等新业态提供频谱支撑。
此次培训既是“充电赋能”,更是“加压奋进”。我将以此次学习为新起点,把“法治思维、战略眼光、系统观念”贯穿工作始终,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电磁空间安全作出新的贡献。